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刚刚,央行释放“降准”信号!关于房贷,最新发声→!

刚刚,央行释放“降准”信号!关于房贷,最新发声→

时间:2025-07-09 14:52:02 来源:屁滚尿流网 作者:休闲 阅读:224次

来源:央视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召开2022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降准

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刚刚关于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释放稳中求进,信号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房贷发声政策发力适当靠前,最新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降准支持。

下一步,刚刚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贯彻党中央、央行国务院决策部署,释放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举措,信号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房贷发声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最新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降准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在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在价格上,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结构上,抓紧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金融机构要灵活调整住房按揭等还款安排

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响,存在推迟偿还月供、重新安排还款计划的需求,银行从贷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于此类特殊情形,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因此,2020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其中明确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四类人群,金融机构要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可不作逾期记录报送。从大型银行当时的实践来看,在疫情初期,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一度由0.29%上升到了0.37%;延期还款政策实施后,贷款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随着后来疫情缓解,居民收入恢复,贷款偿还很快恢复正常,到2020年末,不良率已经回到了0.29%的原有水平。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发,各界对延期还款的关注升温,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指导主要银行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好现行政策和延后还款时间、调整还款计划、开通征信异议绿色通道等业务安排的宣传解读。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还将持续关注疫情形势,指导银行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对于正常还款有困难的客户,要区分是还款能力还是还款意愿的原因,要区分是受疫情影响的短期还款能力还是中长期还款能力,将延期还款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适当简化业务流程,聚焦重点客户群,因地制宜采取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三是针对零售业务链条长、客群多样化的特点,要加大各层级业务培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落实征信权益保护,畅通投诉维权渠道,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此外,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已售住宅项目缓建停工、延期交房,中国人民银行也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指导银行综合项目实际、借款人意愿等,依法依规妥善协商处理,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全国多城银行自主下调房贷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受疫情近期多发、部分居民收入下降、房地产建筑营销活动受阻等因素影响,商品住宅销售额出现了下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也有小幅回落。此外,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不断增大,每个月的还款额也在逐渐增大。3月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8.9%,尽管我们观察新房贷款发放额与新房销售额的比值还处于历史上较高的水平,但余额同比增速比去年末下降了2.3个百分点。

近期,房贷利率下调主要是发生在银行层面。3月份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全国已经有一百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此外,部分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也配合地方政府的调控要求,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在全国政策范围内,下调了本城市首付比例下限和利率下限,这是城市政府、银行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经营策略,做出的差别化、市场化调整,适应了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的特征。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因城施策配合地方政府履行好属地责任,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与上年末大致持平。我国坚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总体看,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2021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避险产品管理外汇风险的规模同比增长59%,高于同期银行结售汇增速36个百分点,企业套保比例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至21.7%。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我为主,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形势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同时密切监测国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稳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的信贷资源倾斜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服务业等部分行业和小微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正常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和行业特定扶持措施两个方面,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业等特殊困难行业给予重点的倾斜帮扶。3月末,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还将继续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支持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一是落实落细金融纾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的信贷资源倾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满足合理的融资需求,特别是避免盲目限贷、抽贷、断贷,支持困难行业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继续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强化正向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提供贷款展期或续贷的安排,积极挖掘新的融资需求,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的比重。

三是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督促商业银行持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完善绩效考核和尽职免责,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快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最后,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加强与财政、发改、工信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协调联动,推进信用信息的共享应用,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政银企融资对接,更好发挥担保增信和风险补偿作用,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覆盖面和便利度。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方证视点:新风口 新机遇
  • 780亿港元市值蒸发!国美零售股价大跌21%刷新低 所持中关村股份再被冻结
  • 管涛:如期而至的人民币汇率市场纠偏
  • 种植牙集采落地 机构火速调研通策医疗
  • 智评理财风云榜||最高超业绩基准134BP,股份制理财公司近1年收益表现揭秘
  • 黄牛瞧不上华为Mate50,新能源汽车或将扛大旗
  • 港交所拟修改上市规则,放宽大型科技公司上市标准
  • 长城基金:交投缩量热点切换,关注外围市场传导效应
推荐内容
  • “超级牛散”徐开东、“顶流”朱少醒等最新抢筹名单曝光!这只世界杯概念股受追捧......
  • 行政漏罚数百起非法采砂案致损三千余万,检察机关探索类案起诉
  • 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将担任国际空间站指挥官
  • 联合育种 中国奶业攻坚“牛芯片”
  • 证监会李明:确保退市改革执行不走形不变样 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除市场
  • 国务院:为制造业等再缓税4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