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双11”保价应多些真诚!

“双11”保价应多些真诚

时间:2025-07-09 15:33:26 来源:屁滚尿流网 作者:时尚 阅读:756次

□ 付 彪

距离“双11”购物节不到1个月了,双11各大电商平台的应多商家已经开始营造促销氛围。近日,真诚有媒体报道,双11许多商家已在商品销售页面打出了“保价”“保价双11”等字样,应多所涉商品种类繁多,真诚对消费者产生了一定的双11吸引力。

近年来,应多“双11”已经成了消费者公认的真诚大促活动,不少产品的双11价格可能会达到年内最低。消费者在“双11”之前的应多一段日子尤为难熬:当有心仪的商品时,希望早买早享受,真诚但又怕错过“双11”促销;熬到“双11”,双11又怕价格并没有什么折扣,应多白受了这段时间煎熬。真诚所以,不少商家推出了保价活动,希望给消费者一颗价格“定心丸”。

保价,顾名思义就是保证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在一定期间内价格不变,若保价期间价格下降,则商家赔付消费者相应的差价。保价服务在于提升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在大促前安心消费,此举也能保障商家在大促前拥有可观的销量,平衡大促期间带来的人手、物流等压力。这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其实是件共赢的好事。

但从往年的情况看,保价似乎并不“保险”:有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商品降价,去向商家寻求补偿时却被拒绝,客服宣称,店铺和平台优惠券、限时活动以及赠品等均不在保价范围内;也有商家为规避保价规则,下架原商品,重新上新的购买链接或更改商品名称。去年“双11”期间,就有消费者投诉,在“双11”之前购买了一个平底锅,商家承诺保价,但“双11”时商家发放了许多优惠券,最终成交价相较自己购买时便宜了几十元。当这名消费者找到商家申诉保价时,商家则称店铺优惠券和平台红包不在保价范围内。

除了一些商家在提供保价服务时浑水摸鱼外,不同平台的保价规则也千差万别,一些平台的限时限量低价优惠,如秒杀、百亿补贴等就不在保价范畴内;一些平台只有对购买自营商品的消费者提供7天的保价服务……这些都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也明确规定,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应当真实准确,清晰醒目标示活动信息。但从现实情况看,大部分商品的购买页面通常不会显示保价的除外规则,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一些平台和商家打着“保价”的幌子,实际上不但没有给消费者实惠,反而给消费者设套,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让平台和商家的诚信大打折扣。

“双11”保价应少些套路多些真诚。首先,平台和商家要不断完善保价制度,明示保价除外情况,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经营者只有把诚信放在首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服务和实实在在的优惠,才能塑造良好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信任,让生意越做越好。

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双11”等大促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既要强化事前监管,约束和推动电商促销合法合规,也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借促销活动玩套路的平台、商家及时纠偏、坚决查处。

当然,消费者也需理性消费,深入了解商家的保价规则及理赔流程,避免因保价冲动消费;购买商品后,可以密切关注商品的价格波动,留意商家套路,注意收集证据,必要时向有关部门或当地消协投诉举报商家的不良经营行为。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前易方达名将、700亿公募顶流林森奔私后首次发声:当下茅指数龙头更具吸引力!化工龙头未来三年或有大机会
  • 纽约法官驳回马斯克“废除SEC和解协议”的请求
  • 智飞生物去年净利翻两倍:代理产品营收占比降至近七成
  • 通用股份:2021年营收42.56亿元 同比增长23.43%
  • 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的壹连科技,还有独立性吗?
  • 把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作为疫情防控平战结合的重要基础设施!李强实地检查,要求争分夺秒快马加鞭推进布局建设
  • 投资收益下滑拖累业绩!中国人寿一季度净利同比下降46.9%,实现保费收入3150亿元
  • 教育部解读“普职分流”:不要一刀切,允许各地普职比例存在差异
推荐内容
  • 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 天价慈善活动时隔两年回归:谁将与巴菲特共进最后一次午餐
  • A股大涨,信心何来?
  • 广东首宗平等就业权纠纷案:怀孕被开员工终胜诉,获前雇主英利物业道歉和赔偿
  • 回复关注函  国立科技又出信披疑点
  • 姚振华兵困中山,宝能还能造好酱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