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2012-2021年,我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8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9月19日,自然资源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部年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国单发展与成就有关情况。
人多地少是建设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在坚持最严格的用地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也提出要坚持最严格的使用节约用地制度。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在发布会上介绍,面积十年来,下降我国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自然资源健全区域、部年项目节约用地评价制度,国单实行建设用地增量安排与存量盘活挂钩机制(简称“增存挂钩”)。建设严格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用地促进城镇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使用
具体来看,面积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四方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举措。
一是加强规划管控。编制实施“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空间格局,统筹各类各业用地需求,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倒逼城镇集约发展。
二是严格节地评价。加强各类建设项目节约用地评价,严格执行用地定额标准。加强开发区用地审核和评价监测,2012-2020年,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容积率由0.83提升至1,工业用地地均投资强度提升超60%。
三是强化激励约束。在用途管制、容积率调整、价格调节等方面采取激励政策,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存量用地盘活利用,从2018年开始,建立“增存挂钩”机制,四年来,全国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72万亩、处置闲置土地436万亩。
目前,全国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中,盘活利用存量部分占四分之一强,部分地方达到一半。
四是注重示范引领。近年来,推出3批次46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评选出3批次427个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24个模范地级市。从今年开始,启动覆盖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活动。
庄少勤表示,2012-2021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85%,国土经济密度明显提高。
刘国洪表示,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一手抓严控新增,一手抓盘活存量。继续强化规划管控和节地评价,促进各类项目建设节约用地。继续深化“增存挂钩”机制,完善盘活存量用地激励措施。引导全社会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热点)
- ·赛灵思分销商:FPGA明年起涨价8%属实
- ·未婚男女朋友可作为共同还款人!农行针对雄安购房者推出“连心贷”,会带来哪些风险?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6.9:2月以来下跌2%,后续如何走
- ·农产品:阶段性天气扰动仍存,豆粕全球供需宽松局势难改
- ·图解 | 上海再推生物医药新政: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
- ·长江证券:予华润电力买入评级 双β行情下将迎更好市场表现
- ·杭州首批集中土拍“炸裂” 有1宗地引来60家房企争夺
- ·生态环境部回应每经:今年计划完成800余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 ·服贸会首日“青禾计划”发布,中小学生有机会参与高校科研项目
- ·量化派科技二次递表港交所主板 2022年业务伙伴数逾2457名